书院,诸多学子齐聚一堂。 之前时候,薛讷并未了解过书院。 主要还是柳迎春不想让书院教学方式影响到。 现在书院之中一切对于薛讷都十分新奇。 包括各种各样的课程,有一些还是薛讷没体验过的。 “听说父亲以前有监督书院建造过。” 薛讷眼眸不由有一些闪烁呢喃道。 对于自己父亲,薛讷自然是十分佩服和向往的。 追随过去的痕迹,同样是一种方式。 唯一可惜的是痕迹并不算多。 书院之中,薛讷就仿佛一位寻常学子。 并没有任何的优待,当然同样没有半点忽视。 要知晓为了保证质量! 哪怕是书院增加了不少老师,但学生数量上依然没有增加。 主要还是多了层次划分。 一些原本有不少基础的,自然分入高级班。 没基础话,那么就慢慢来,从低级班开始。 而薛讷本身掌握就不少东西了,自然是高级版。 哪怕有了班级之分,但老师同样也不少。 可以说一个老师负责四五位学生足够了。 所以不可能出现谁被忽略的问题。 薛讷到来虽然引起了不少关注学生关注。 但仅此而已! 因为书院之中课程都是排得满满的。 在这个时代,能够读书,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对于寻常百姓出身士子来说,恨不得每天学习新知识。 而对于世家子弟而言,书院虽然课程慢慢。 但不少课程十分有趣,比起在家上学好多了。 所以导致了对于书院课程都说好。 薛讷同样是其中之一了,之前时候虽然喜爱练武。 但是自己母亲话,似乎有一些反对。 站在柳迎春角度上来说。 自己丈夫已经从军了,还多年不归。 当初是没有太多选择,所以上战场打拼。 毕竟当初科举还没有开始改变。 其次就是薛仁贵练武从小就开始练。 相反书读的比较少,所以自然选择更优的练武了。 现在自己儿子明显有更多选择。 从小就读圣贤书,完全可以考科举之路。 然后再入仕各个地方。 不用像父辈那般再继续犯险了。 可以说这是人之常情的事情。 可惜的薛讷有着自己想法,并不是很想参与科举。 好在书院之中,同样有不少从军的例子。 对于这一点的话,薛讷对于师公就更加佩服了。 要知晓一些人对于行伍更为适合。 进入书院的薛讷同样认识了不少朋友。 有趣的是,能够和薛讷玩得来的都是出身寻常百姓。 或许是因为柳迎春经常讲起了薛仁贵的事情导致的。 在薛讷眼中,父亲就是从百姓出身的。 所以平常对待下人之类都十分友善,这一点柳迎春十分满意。 无论原本出身,还是老师,就是舒安。 对于百姓都有不少好感,自然不希望自己儿子和长安之中那一些勋贵二三代一样了。 柳迎春之前和不少贵妇人可是交情不浅。 自然知晓那一些二三代如何了,对于自己儿子柳迎春可是有不少期待。 目前为止,薛讷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 没有做出太多出格的事情。 薛讷认识的第一位朋友则是一位看起来壮硕的少年。 看起来虽然不大,但身上的肌rou就给他带来不少压迫感。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切磋武艺认识的。 “姜全,你力气真不是一般大。” 哪怕是薛讷眼眸都不由不少惊讶出声说道。 薛讷本身力气就不算是小。 因为薛仁贵算是天生神力关系,自己儿子自然不可能差。 更何况薛讷条件可是比起当初薛仁贵要好。 在薛府,自然不可能亏待这一位大公子了。 不说顿顿有rou,但三餐至少两餐有。 这应该不算过分! 所以一般成年,比力气话,同样不是薛讷对手。 然而这一位被称呼姜全的少年竟然能够胜过他。 不仅仅力气之上,就算是武艺之上,同样胜过他一筹。 “薛讷,若非是靠着这一身武艺和力气,我可没办法进入书院。” 姜全绕了绕头有一些不好意思出声说道。 薛讷很快眼眸便露出了一丝明悟。 书院之中近几年开始招收一些擅长练武的特长生。 姜全就是其中之一了,这样的特长生,可以不必理会是否会读书。 进入书院话,同样有特殊的班级,但同样算是书院的一员。 可以说这有一点像是为行伍培养人才。 之前话可是没有过类似这样的举动。 听说还是师公特地加入的。 士卒行伍之中,不仅仅缺少帅才,还需要沙场悍将。 这样悍将可以说在士卒之中有着不少加成作用。 很明显姜全都是走这一路线的。 只不过这路线不是一般危险就对了。 基本上都是百姓出身的穷苦孩子。 特长班成立就几年的时间,但据说死亡超过三分之一。 可以说这个比例是难以想象的。 不过特长班同样赢得书院学子的尊重。 包括舒安拿出了不少钱财,为特长班阵亡的学生补偿。 基本上都是能够维持一家三口三十年左右的开销。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同样不算是小钱了。 而且书院还会对学生进行募捐。 有着安玄公牵头,无论是过往书院学生,还是还待在书院学生。 都纷纷踊跃参与,这同样积攒名声的一种方式。 包括李泰同样有参与其中。 当然很早时候李泰就参与,那个时候李泰还不是太子。 李泰仅仅单纯为这一些同学叹息。 成为太子之后,李泰更是感受到了一种沉重。 捐助钱财数量更是不少了。 毕竟现在李世民不是没有钱,李泰成为太子之后。 同样钱财走的便是内廷支出路线! 并非像以往那般了,只要李世民没有异议。 理论之上李泰可以花费是没有上限了。 当然每隔一段时间,李世民肯定会检查一遍的。 查看李泰花费地方,是否有一些不对劲地方。 好在李泰并没有,特别关于书院捐助上。 李世民同样没有异议,内廷虽然钱财不少。 但国库钱财可是不多,对于阵亡士卒补偿肯定不可能有书院那么多。 甚至若是打了败仗,就算是阵亡,一点补偿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