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第827章 三百勋贵清退大半,去皇宫讨要说法

第827章 三百勋贵清退大半,去皇宫讨要说法

新书推荐:黄蓉堕落史、夏日萤火、捻桃汁、围城、当卧底退休后、闺秀、强势攻占、小家碧玉、情融春衫薄、坤宁

傅友德昂首挺胸走进大殿,抱拳道:“太上皇,臣愿写下保证书,誓死效忠大明!“

朱元璋眯眼打量这位悍将,缓缓点头:“好!咱准了!“

紧接着进来的王弼却没那么好运——

“太上皇,臣臣也想写保证书.“王弼额头冒汗,声音发虚。

朱元璋冷笑一声:“王弼啊,咱记得你前些年在军中贪墨军饷,被御史弹劾过?“

王弼腿一软,差点跪下:“太上皇明鉴,那都是误会“

“那户部那次呢?咱让你去当户部尚书,结果差点没把咱大明国库给搞废掉!”

“连账都算不清楚!”

“行了!“朱元璋一摆手,“你年纪也不小了,咱准你告老还乡,赏银千两,回乡颐养天年吧!“

王弼面如土色,却不敢反驳:“臣谢太上皇恩典“

类似的情景不断上演——

有战功卓著的,朱元璋欣然接受其保证书;

有庸碌无为的,直接批准退休;

更有劣迹斑斑的,不仅被勒令致仕,还被削减了部份俸禄

宫门外,一群被“退休“的勋贵聚在一起,急得团团转——

“怎么会这样?!不是说写了保证书就能留下吗?“王弼抓着头发,满脸不甘。

一名淮西勋贵咬牙切齿:“咱们被耍了!太上皇这是借机清理咱们呢!“

东川侯胡海忧心忡忡:“这可如何是好?没了官职,往后.“

众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惶恐。

突然,有人压低声音道:“要不.咱们去找韩国公?“

“你疯了?!“王弼吓得差点跳起来,“现在去找他,不是自寻死路吗?“

众人再次陷入沉默,空气中弥漫着绝望的气息

与此同时,韩国公府内——

李善长将茶杯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四溅:“一群废物!就这么被各个击破了?!“

他踉跄后退几步,跌坐在太师椅上,喃喃自语:“完了.全完了.“

皇宫内,朱元璋看着长长的退休名单,满意地捋着胡须——

“欧阳伦这小子,还真是个妙人。“

“这一招,不仅分化了淮西党,还让咱名正言顺地清理了一批庸才。“

王忠这个时候担忧道:“太上皇,这些淮西勋贵都是骄兵悍将,虽然这些年的安逸生活让他们没了过去的锐利,但若是将他们逼急了,怕是会出大乱子!”

“这点咱自然是早就料到的,不然咱早就对这些淮西勋贵下手了。”

朱元璋笑着道。

“既然太上皇您知道这事的危害,为何还”王忠颇为不理解道。

“哈哈!之前是咱一个人干这事,淮西勋贵真闹起来,咱也头疼,现在欧阳伦不是加入进来了嘛!”

“那天你也在,咱和欧阳伦可是已经说好了,咱负责淘汰人,而欧阳伦则负责安抚住这些被淘汰的淮西勋贵,要是没安抚住.”

朱元璋笑了笑,“那咱就找欧阳伦算账就是,大不了把欧阳伦这家伙推出去背锅!”

“就说淘汰淮西勋贵,让他们告老还乡的主意就是欧阳伦出的。”

啊——!

王忠闻言,显然是吃了一惊。

“太上皇,这个办法好是好,但臣就是担心驸马爷知道了,会对太上皇您有意见。”

“意见?欧阳伦这小子对我的意见还少了么!”朱元璋不以为意道:“咱就当这个恶人了,总比这小子今后对标儿有意见就是!”

“再说了,欧阳伦这小子脑袋瓜子灵得很,相信这点事情难不住他!”

“王忠你赶紧去催催,还有没有人来给咱写保证书的,放出风声去,就这几天的时间,要是再不来找咱,后果自负!”

“是,臣这就去办。”

随着王忠放出的消息在勋贵圈中迅速传开,整个南京城都笼罩在一片诡异的气氛中。

淮西勋贵们三三两两聚在茶楼酒肆,交头接耳。

“听说了吗?东平侯今早去写了保证书,结果被当场夺了兵符!“一个穿着锦袍的勋贵压低声音道。

旁边人倒吸一口凉气:“这哪是写保证书,分明是阎王爷的生死簿啊!“

“嘘——小声点!“另一名勋贵紧张地左右张望,“你们说咱们到底去还是不去?“

“去?那不是自投罗网吗?“一个满脸横肉的将军猛灌一口酒,“老子在洪都血战三天三夜的时候,他欧阳伦还在吃奶呢!现在倒好“

“只要不去,咱的位置还在,除非太上皇亲自免了我的职位!”

“可不去更糟啊!“年迈的永昌侯忧心忡忡地捋着胡须,“太上皇的性子你们还不知道?这明摆着是要借着这次机会淘汰咱们“

“宫里那位可是放了消息出来,咱们不主动的话,到时候那位主动起来,咱们可就惨了。”

沉默片刻,有人低声嘀咕:“其实.告老还乡也不错?我在凤阳置了三千亩地.“

“放屁!“立刻有人拍案而起,“咱们提着脑袋打下的江山,就这么.“

话未说完,酒楼外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众人顿时噤若寒蝉,直到脚步声远去,才有人擦着冷汗道:“要我说还是去吧。太上皇既然给了台阶“

“台阶?“有人阴恻恻地接口,“他就这样对待咱们这些功臣?!“

“那也总比株连九族强.“最年轻的那个勋贵突然红了眼眶,“我家夫人刚生了嫡子“

“去了咱们还有大概一半的机会,要是不去.”

众人再度陷入沉默,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叹息声。

三天期限的最后一日,奉天殿外排起长龙。

有人昂首挺胸,有人两股战战。

当值太监尖着嗓子唱名,一个个勋贵如待宰羔羊般走进大殿。

日落时分,统计结果震惊朝野——竟有近两百名勋贵选择告老还乡!

“欺人太甚!“安定门外一处宅院里,三十多名被“退休“的勋贵拍案而起。

桌上酒菜早已凉透,却无人动筷。

永平侯谢成胡子都在发抖:“宫里的那位真狠啊!咱们这么多兄弟,直接淘汰掉大半!“

武定侯郭英阴沉着脸:“太上皇这是要学汉高祖诛杀功臣啊!“

“郭兄慎言!“有人急忙劝阻,但更多人已经红了眼睛。

“怕什么!“东川侯胡海扯开衣襟,露出胸前狰狞的箭伤,“老子这道疤就是鄱阳湖之战留下的!当年若不是老子拼死护驾,哪有大明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