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山三人练习完字后,郑夫子布置课业,对着三人说:“明天,后天放假,清明了。”
孙山听到后,才想起快清明了,怪不得这两天阿奶又磨糯米粉了,原来是准备做青团用的。
郑夫子之后给孙山三人讲述清明节由来。
从介子推的“割股充饥、割肉奉君”,到晋文公重耳的“三面放火烧山”,到介子推背着老母亲在老柳树下被烧死,到介子推留下“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血书。
最后晋文公把介子推死难之日定为“寒食节”以寄哀思。等看到到介子推坟墓前被烧焦的老柳树焕发新机,便赐名做“清明柳”,又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郑夫子临走前,郑重地说:“这两天放假,祭祖,踏青,游玩,可不能忘记课业,回来要是谁没完成,我会不客气的。”
说完后,穿着一身白色长衫的郑夫子,飘然而去。
孙山赶紧收拾书本,因为邦邦邦的声响早就传来了,早就放堂了。
德哥儿感叹地说:“山子,我才不做介子推,多可怜,不仅要割肉给主公吃,还被主公活活烧死,死了就死了,还连累老母亲,大不孝呢。”
这话孙山认同,点头说:“是的,割肉多疼啊。不过晋文公也好不到哪里去,竟然吃了人肉后,不反胃,还感谢别人割肉呢。还有为了见介子推,放火烧山,逼人家出来,太可恶了。”
莫非这就叫做得不到的就要毁灭?
杨清北最后归纳总结:“介子推和晋文公,我都不想做。我不想割肉,也不想吃人肉。”
三人边说边走出学堂。孙伯民早在外面等候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