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的小子都在,丫头和儿媳在厨房干活。
孙伯民和孙二叔跟大伙讲府城的见闻。
孙三叔抓了一把自炒的南瓜子,埋怨地说:“阿娘,大哥,二哥去府城,赚了那么多铜板。要是我也去了,也能赚那么多,哎,早知道,我就不听你们的,梗着脖子去了。”
黄氏可不认同,笑骂道:“路费不要钱吗?就算去做短工,还是亏的。”别看黄氏农村妇女,大字不识,但账还是会算的。
孙三叔不认同地说:“阿娘,你这话就不对,要亏也是亏几个铜板,可到了府城,我不仅长了见识,还能天天有肉有大米饭吃。
等于花几个铜板,吃到那么多好吃的,多划算。阿娘,下次换我去,好久没去府城了。”
他这么一说,歪理也是理,细想一下,还真赚了。
可老三这人不可靠,下次也不会让他去,免得做些不好的事,让春兰丢脸。
连忙摆手说:“只要你说服村长让你去,我就没意见。”
对付老三这种人,还是要靠孙家村的权威村长出马,村里没人敢忤逆他。
孙三叔听到需要村长同意,立即泄气了。村长能同意,母猪能上树。想不到阿娘竟然是这样的人,根本信不过我。
孙山看到孙三叔在生闷气,广哥儿,永哥儿,德哥儿在欢声笑语。
果然父子的悲欢并不相通。
广哥儿好奇地问:“二叔,明哥在大姑那干活,有没有工钱的啊?”其实没工钱,广哥儿也想去,可惜年纪小,大姑不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