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第三百零八章 发展广播业

1939年7月15日,豫章,亚美无线电公司

王跃本来已经对快速解决电子管量产不抱希望了,不过,仅仅过了一周多的时间,就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豫章不仅造出了合格的电子管,还造出了自己的收音机,而且是一次性制造了三种收音机,更让人意外的是搞出这玩意儿的并不是行营所属的灯泡厂,

说起来,这事情和王跃也脱不开关系,因为搞出这些的居然是他从魔都带回来的人——苏国祖,这位可是国内无线电方面的鼻祖级人物,开过工厂、电台、商店,王跃招募技术工人的时候就把人家整个公司都带了过来,本来只是希望他们帮助拆装无线电台的,不想这几头人居然又将公司高了起来,愣是用近乎原始的设备搞出了电子管,还组装出了商用级别的无线电。

矿石收音机、三灯收音机、五灯收音机,虽然内部做工有点粗糙,可在豫章收听山城的广播信号非常清晰,就连魔都租界里一些小功率的无线电台都能听清楚。

“苏经理,这个矿石收音机的成本多少钱,所有零部件都可以就地生产吗?”王跃看着手中这台颇为精致的矿石收音机,忽然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当年丁不二上《自然》课的时候还做过这个的手工。

“报告跃帅,这台收音机上除了少量零部件以外,需要外协的物料都是东北兵工厂帮助生产的。”苏国祖没有隐瞒什么,这东西根本就没有技术门槛,只要是想知道随时都可以搞明白,遮遮掩掩的反倒是不好了。

“这个,收音机的成本可以压缩到多少钱?”王跃指着收音机询问。

“大规模生产的话,应该可以控制到五毛钱大洋以内,就算是高,一块钱也足够了。”苏国祖有些忐忑的回答。

“苏经理,我想订购五百万台,用来免费发放给老百姓,您觉得多长时间可以完成这个订单。”王跃在豫章已经建设起了自己的广播电台,有从布拉格搞到的设备,也有从魔都搞到的设备,还有巴尔干的设备,一共四个广播电台保持24小时不间断播放,另外还有两套备用设备。

可问题是这年头的收音机受众实在是太少了,这严重制约了广播宣传的效果,王跃甚至想过要从国外大量购买收音机回来,可这年头国外的无线电设备也不便宜啊,而且就算是买了回来又有什么用,赣省通电的地方也非常少,就算是有进口收音机也没法用。

矿石收音机好啊,成本低、重量轻,使用简单,最关键的是这玩意儿不用电,虽然用那个笨重的单耳耳机收听有点费劲,可总是能听的不是,到时候再加上一些限制,让这种收音机只能收听自己的广播就更好了。

“五百万台,跃帅,您真的想要免费发给老百姓这么多收音机?”苏国祖都有点发懵了,五百万台收音机,全国现在都绝对没有这么多的收音机好不好?他们搞广播电台的时候最发愁的是什么?还不是听众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