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第三百一十九章 燃烧的火焰2

1939年7月31日夜,南部县

一辆道奇卡车坏在路边,两个汽车兵正在那里紧张的忙活着,而在一旁的野地里,几个士兵则好像在“解手”,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正在紧张挖着什么。

“排长,挖到了!”突然,铁锹碰到了什么,紧接着便有一个士兵低声说道,南部县的天然气管道都埋在距离地面一米二的地下,如果不是有标识用的石碑他们还真找不到。

“砸开,这些陶瓷管道都是常压的,没有危险!”看到这个,山本一木不禁面露喜色,直接去攻击油井和炼油厂,自己又不是傻子,直接引燃他们的天然气管道不就行了,常温天然气管道,这玩意儿可没有高压管道那么安全。

龙文章驻守南部县的时候会严格监控天然气管道,以防止破坏,可中央军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更不愿意派出装甲车巡线,不然山本一木肯定是没有机会的。

“太厚了,这个陶管子估计有两寸厚。”士兵用铁锹砸了两下,只是磕掉了一块。

“直接用手榴弹,我们还要去下一站!”山本一木也拿不准这个陶管到底有多厚,所幸刚才那辆道奇卡车上的国军带了一箱M24手榴弹,不然他都怀疑手里的几个巩式手榴弹能不能炸断这个管子。

五分钟后,刚才的那个位置便冒出了一股火焰来,这时候低压管道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火焰居然顺着天然气管道烧到了附近的炼油厂和盐井,直接引爆了那边的简易储气罐,因为同样是低压储气罐,所以数量很多,一旦炸起来那就是一面一面的炸。

要是负责管理的人员按照应急流程直接切断燃气管路的话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可两位皇亲从国外请来的人哪里有这个意识啊,这才有了现在的这一出,连绵不绝的储气罐爆炸将东北军建设的数以千计小炼厂就瞬间摧毁了。

紧接着,山本一木又摧毁了给路灯供气的天然气管道,这下好了,油田附近的路灯和县城的照明也都一下子就没有了,虽然没有人员损失,不过危害也很大,至于说为什么不用电灯,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建设供电设施成本有点小高并不合适,天然气又不要钱,用这个才是最省事的。

这时候石油储备基地那边的火也变成了熊熊烈火,整个南部县都乱成了一团,不过国军这边基本素质还是有的,虽然不断出问题,可他们还是将几口油井给包围了起来,这时候再想要回去炸油田就是傻子了。

山本一木一行乘坐着军车,一路便赶到了南部县的码头,这边也有部队驻扎,可因为吞吐量高的原因,南部县码头的范围很大,驻扎在这里的那个中央军乙种师根本就做不到严密防守,一旦出事,他们就只顾着保护“关键位置”,可哪些是关键位置?就只能是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