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自建国以来,长安城常常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
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洛阳便成为了解决粮食危机的关键所在。
洛阳的粮食储备丰富,每次都能及时向长安输送所需的粮食,缓解长安的困境。
然而,与原本历史上的情况不同的是,由于裴徽这个穿越者的出现,朝廷对安禄山造反一事早有防备。
当安禄山的叛军攻打洛阳城时,城内军民并未像历史上那样惊慌失措。
相反,他们早有准备,应对有序。
洛阳城的城墙高大坚固,城内的防御设施也十分完备。
士兵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他们坚守在城墙上,毫不畏惧地面对着安禄山的叛军。
城中的百姓们也积极配合官府的安排,组织起来共同抵御外敌。
不仅如此,洛阳城中还有许多聪明才智之士,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守城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建议和计策。
在这些人的共同努力下,洛阳城的防御貌似已经变得坚不可摧。
在这其中,李光弼所起到的作用可谓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就在安禄山于范阳起兵叛乱之后没多久,李隆基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将李光弼派遣至洛阳城,同时还给他带来了整整两万的雄师劲旅。
如此一来,再算上洛阳城原本就有的一万守军,此时此刻,这座城池内已经有整整三万正规大军严阵以待,枕戈待旦,只待敌军来犯。
然而,尽管有如此强大的兵力,李光弼却依然心急如焚。因为他深知洛阳城的重要性。
它不仅是大唐的都城,更是一座战略要地。
能否守住某种程度上关乎大唐生死。
所以,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李光弼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然地决定采取一种极端手段——强行征召洛阳城内的八万军民。
这八万军民原本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突然间被卷入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旋涡之中,他们的心中自然充满了恐惧和不满。
毕竟,对于这些普通百姓来说,战争意味着死亡。
然而,李光弼却以军管的形式,毫不留情地将他们纳入到守城的队伍当中。
在这个过程中,李光弼展现出了令人胆寒的冷酷一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