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留守潼关的,正是鲜于仲通的儿子和心腹。
他们站在城头,远远地看着鲜于仲通狼狈不堪地逃回来,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犹豫。
然而,当他们听到鲜于仲通声嘶力竭地呼喊着打开城门时,他们的迟疑瞬间被打消。
至于太子李琮,来了潼关近一个月,对军队的影响力微乎其微。
于是,潼关城头的将士们稍作迟疑后,果断地下令打开了城门。
城门缓缓开启,发出一阵沉闷的嘎吱声,仿佛是这座古老城池的叹息。
鲜于仲通如丧家之犬般,带着最后的一千多残兵败将,跌跌撞撞地冲进了城门。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噩梦。
与此同时,安庆绪和田乾真率领的六万多叛军如饿虎扑食般,顺利地冲进了潼关。
他们喊杀声、欢呼声震耳欲聋,让人不寒而栗。
相比之下,驻守城内的官兵不过才三万多人而已,而且他们的战力犹如土鸡瓦狗,远低于叛军。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城内的官兵们顿时陷入了恐慌之中。
更糟糕的是,鲜于仲通进城之后,犹如惊弓之鸟,完全失去了理智。
他直接聚集了近万名从剑南道带来的嫡系人马,如漏网之鱼般,从另一头逃出城,往剑南道方向仓皇逃窜。
这些人都是他的亲信,他宁愿舍弃潼关,也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势力。
安庆绪急于控制潼关,杀入关中,以防范裴徽的大军如潮水般从洛阳杀过来。
因此,他根本无暇顾及去追击鲜于仲通。
他下令叛军迅速占领潼关的各个要点,巩固防线,准备迎接裴徽的进攻。
而那三万多官兵,在叛军的猛烈攻击下,很快就土崩瓦解,潼关落入了叛军之手。
……
……
潼关陷落的噩耗第一时间传到了洛阳。
裴徽静静地伫立在洛阳宫城的观星台上,他的身影在苍茫的暮色中显得有些孤独和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