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汴京诡案手札 第281章 我不想呆在汴京

林知夏微微颔首:“今年解试,你们书院几人中举?”

谢铮精神一振,兴致勃勃地介绍起一同中举的几位同窗来。

宋大知晓林知夏的行事风格,她一向不做无用功,见状便拿出纸笔,在一旁记录。

很快,马车行至谢府。

官府封锁了消息,谢家人此时并不知内情。

听到皇城司带着官兵过来,谢老爷携妻小战战兢兢地跑出来迎接。

却被门房告知,谢铮带着官兵去了库房。

谢老爷不明所以,只得马不停蹄地又赶到库房,见所有人围着粮库,不明所以。

库房内,还有未开封的粮袋。

麻袋成色、打结手法,皆与赈灾粮库中下药的谢家粮袋相同。

林知夏开袋查验,袋中米粒品相也大致无异。

看来谢铮没有说谎,捐的那批粮食确是谢府人自食米粮。

不过,在粮库一角,还堆有价格更高的香米。

想来这二者之间,便是主仆之别了。

林知夏让人将库房里的粮袋悉数看过,其打结方案,均是粮行专用手法,可以确定这些粮袋从粮行运过来,未曾开启过。

谢铮叫来仆役,主动将粮袋一一打开,让衙役查验。

同时将当日押运送粮的马夫都叫了过来,当日是他亲自盯着装车押送的,途中并没有旁人接触那些粮袋。

林知夏让宋大将这些人分开问话。

对比众人的细节供词,所言皆能吻合,并无异常,库房里的粮袋也没有问题。

她让人去周围打听了一圈,谢家在汴京耕耘多年,一直想让子弟入仕,谢铮从小就被重点培养。

而且,在这三百石粮食之前,千松书院筹集赈灾粮时,谢家已经捐赠过一批。

若不是看重这次机会,也不会再捐三百石。

谢家在汴京只是中等商户,这三百石粮食差不多是他们铺头三个月的盈利。

按账册上所记,这批粮食是在十月初购置的,那时战事未起,问题应当不会出在粮行。

虽这般想,林知夏还是让人去了一趟粮行核实。

从谢府出来时,暮色渐沉。

街坊看到谢府门口围着官兵,纷纷立在街边探头探脑。

林知夏见状,让衙役当众将谢铮押回府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