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你当真不住下吗?这厢房早就为你准备好了呀。”柳姨娘满脸殷切,目光中透着挽留之意。
桃夭脸上始终挂着温婉的笑容,说道:“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此刻天色已然不早,我哥哥还在酒楼等着我呢。
姨娘们,实在抱歉,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梅姨娘关切地问道:“如此匆忙,你们这是还要赶去何处呢?”
桃夭神色认真点头说道:“我们打算先去祭拜老太君,之后便要同哥哥一起前往京都。”
陈姨娘轻轻点头,感慨道:“你这孩子,当真是有心了。老太君在天之灵若是知晓,定会倍感欣慰。”
提及老太君,桃夭心中一阵失落。
此前听闻老太君已故的噩耗,她满心悲戚。
印象里,老太君身子一向康健,待人又极为和蔼,没想到竟骤然离世,实在令人猝不及防。
柳姨娘赶忙接过话茬:“你去了庄子上,不妨先去找找老太君身边的旧人。
老爷顾念太君的遗言,并未对庄子进行处置,一切照旧,还是安排了原先的人员管理,就连千荡村那边也是如此。”
桃夭感激地看向几位姨娘,说道:“那就好,多谢姨娘们告知。姨娘们,逐云先告辞了。”
几位姨娘纷纷叮嘱:“那你若是日后得闲了,可一定要记得回来看看我们呀。”
“一定。”桃夭点头。
“逐云姐姐,若是我以后能高中,你会为我高兴吧?”四公子言少之,目光随着桃夭的身影移动,满是不舍。
“那当然了。四公子,以你的聪明,定能成为有用的人。到那日,我一定送你一份大礼。”
“好,一言为定。”言少之眼底充满亮光。
“一言为定。”随后,众人目送桃夭渐渐远去。
待她们相继离开后,言逸之才从门背后闪身而出。
他对桃夭口中反复提及的“哥哥”充满了好奇,撩起衣摆,不假思索地尾随桃夭而去。
与此同时,在言南之的书房内:“她走了?”
有道躬身回应:“是的,刚离开了。”
言南之微微眯眼,沉吟片刻后吩咐道:“去暗中打探一番,看看她究竟在哪里下榻,又与什么人在一起。”
“呃……”有道面露迟疑之色,微微低头,不敢直视言南之的眼睛。
言南之察觉有道的异样,抬眼看向他,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怎么?”
有道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说道:“刚才小的看到,二爷跟着姑娘去了。”
“逸之?”言南之听闻此言,先是一怔,随后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罢了,不用去了。”即便知道她的行踪又能怎样呢?
她既然选择离开,便如离弦之箭,没有回头的可能了。
桃夭,终究如那枝头绽放的桃花,带着如春风般的笑意,从他的世界匆匆而过。
“哦。”有道看着有些闷闷不乐的大爷,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