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按照谋士的建议,在朝堂上率先发难。早朝时,他一脸严肃地出列,向朱元璋启奏:“父皇,儿臣近日听闻燕王朱棣在军中频繁活动,意图笼络军心,似有不臣之心。儿臣恳请父皇彻查此事,以保我大明江山社稷安稳。”
朱元璋听后,脸色一沉,心中对朱棣的猜忌又起。“竟有此事?朱棣,你作何解释?”
朱棣心中大怒,他没想到朱标竟如此迫不及待地在朝堂上弹劾他。但他仍镇定地说道:“父皇,儿臣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笼络军心、不臣之心。儿臣在军中的活动,皆是为了提升军队实力,保我大明边疆安宁。”
此时,朱标联合的几位大臣也纷纷站出来附和:“陛下,燕王在军中的行为确实可疑,还望陛下明察。”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支持朱棣的大臣们也站出来为他说话:“陛下,燕王向来忠心,朱标太子此举恐怕是误会。”
朱元璋看着朝堂上争论的大臣们,心中犹豫不决。他深知朱棣的能力,也担心他势力过大威胁到朝廷。但仅凭朱标的一面之词,他又不好轻易定罪。
“此事朕会调查。朱棣,你暂且退下,听候朕的裁决。”朱元璋冷冷地说道。
朱棣心中无奈,只得遵旨退下。他知道,此次朱标联合大臣弹劾他,来势汹汹,若不能尽快证明自己的清白,后果不堪设想。
“谋士,朱标这次联合大臣弹劾本王,看来是铁了心要置本王于死地。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朱棣回到王府后,焦急地对谋士说道。
谋士皱着眉头思索片刻:“王爷,我们可以让那些被您帮助过的将领出面作证,证明您在军中的行为是为了提升军队实力,并无不臣之心。同时,我们也可以收集朱标在朝廷中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的证据,以此来反击他。”
朱棣微微点头:“好,你立刻去安排。本王绝不能坐以待毙。”
在后宫,李萱得知朱棣在朝堂上被朱标弹劾后,心急如焚。
“孙贵妃,燕王又遭人陷害,本宫不能坐视不管。”李萱焦急地说道。
孙贵妃也十分担忧:“娘娘,如今之计,我们可以先去找女皇陛下,向她说明燕王的忠心,看看能否通过女皇陛下在陛下面前为燕王求情。”
李萱微微皱眉:“上次女皇陛下虽愿意帮忙,但此事关乎不臣之心,非同小可,恐怕女皇陛下也难以为力。不过,我们还是要试一试。”
于是,李萱赶忙前往马皇后的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