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赏金并非轻易可得。这些题目的难度远超会试中的数学试题,极为棘手。
在咸阳,这十道题中仅有两道被人解答出来。
张苍对此充满兴趣,正在仔细研究。
之前,《大秦报》推出的初试和会试特辑,张苍均有参与,并积极作答。他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与荀子毫无关系,荀子专注于政治、文学及教育,对算学并无太多造诣。因此,当荀子发现张苍对数学感兴趣且极具天赋时,感到十分惊讶,也只能将其归结为天赋异禀,于是赠送给他一本《周髀算经》。
张苍已成功解答了初试与会试特辑中的所有题目,原本以为一切到此为止,有些遗憾。但吴巨刊登在第六期《大秦报》上的数学题,却让他精神振奋。
与之前的题目相比,这些新题的难度更高。
张苍握着笔,陷入沉思。
报纸上写道:圆有圆周率,为圆周长与直径的比例。《周髀算经》记载:“径一而周三”,即圆周率为3,但这并不精确,还需进一步推导。若能计算出第二位,可获百钱;若得出第三位,可获一贯;若得到第四位,则可获十贯,依此类推。(注意:需附带完整且准确的计算步骤)
同时,报纸上还引入了小数概念,便于计算。
张苍眼前一亮,随即在纸上开始演算。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十月。
此时的气候与后世有所不同,更为炎热。但进入十月后,酷暑逐渐消退,气温终于有所下降。
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件大事,吴巨成功突破至金丹境界。
筑基之后,吴巨一直专注于此事,但在凝练金丹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
根据二鼎的说法,凝练金丹需要四十九天。
第三十天时,进度仅达三分之一,这让吴巨心生疑虑。预计四十九天可完成的事,如今看来难以实现。他向二鼎求证,得知四十九天并非定数,上古有奇才需更长时间,甚至有“十年磨一丹”的说法,这才放下心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