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短视频里的山货故事
培训课设在村小学教室,二十多个村民围着手机学拍视频。王磊举着手机示范:"要拍有故事的内容,比如李娟你摘核桃时,能不能讲讲这棵树的来历?"李娟蹲在讲台前,对着镜头笨手笨脚地比划,旁边的张婶突然笑出声:"娟啊,你摘核桃的样子比城里姑娘扭秧歌还好看!"
下课后天色渐暗,李娟扛着三脚架往核桃林走。夕阳把树影拉得老长,她爬上树杈,手机镜头对准满枝的核桃:"家人们看,这棵树是我爷爷年轻时栽的,现在每年能结三百多斤核桃。"她摘下一颗,用石头敲开,露出饱满的果仁:"咱不打农药,自然晾晒,咬一口满嘴都是山香味。"
视频发布后第二天,直播间人数突破了三百。有个北京的买家留言:"看了你爬树的视频,就信这核桃是正经山货。"李娟数着后台的订单,突然发现有个规律——凡是带产地故事的短视频,引流效果都特别好。她想起王磊说的"内容电商",开始琢磨着每天拍一段核桃林的日常:清晨的露水、三叔晒核桃的竹席、自己打包时的手势。
服务站的冷链仓储也建好了,白色的集装箱立在村口,像个巨大的冰箱。李娟第一次用防震泡沫箱打包时,三叔在旁边看得直咂舌:"这包装得花多少钱?"王磊递过一张报表:"冷链物流成本每斤增加五毛,但退货率从15%降到了3%,算下来反而省了钱。"
第四章:数字账本里的新希望
秋收时节,核桃林里热闹非凡。李娟的直播间架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镜头扫过满地的核桃,三叔正用电子秤称重,旁边的平板电脑实时显示着订单数据。"家人们看,这是今天刚摘的核桃,现称现装!"她抓起一把核桃抛向空中,弹幕瞬间刷屏:"再来五斤!能发顺丰吗?"
服务站的白板上,数字农业系统的实时数据在更新:"今日采摘量:2.3吨累计订单:1.2万单用户复购率:42%"。王磊戴着蓝牙耳机,正在和县城的快递公司谈合作:"我们需要专属冷链线路,每天下午四点前必须发车。"
深夜打包时,李娟发现订单里多了几个特殊地址:新疆、西藏、海南。她想起三个月前,这些地方的订单还显示"暂不配送"。现在冷链物流通了,山核桃能飞到全国各个角落。三叔捧着账本算账,老花镜滑到鼻尖:"娟啊,今年核桃卖了十八万,比去年多赚了十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