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风骨之臣 第29章 安言抗旨(9)

app2();

read2();至和三年,五月中旬。

此时长安,花事正盛。梅府大门却悬白,门口挂着的白灯笼苍白,闲王府被查封了。

郡主终归是梅家人,便将灵堂改在了梅府的中庭,梅润生着素服,腰带一束,整个人瘦的只剩一把骨头。

棺椁里要放一些郡主生前的爱物,他跪在棺右,双手捧着郡主生前最爱的焦尾琴,指腹摩挲着琴弦,恋恋不舍,不愿放手。

春桃还是接过了他手中的琴,把它放在了棺椁之中,然后慢慢合上了棺盖。

梅夫人怀里抱着咕咕,这几日咕咕一直哭个不停,好像知道自己的娘亲永远的离开了他。

梅夫人抱着咕咕走到梅润笙身边,道,“孩子正是需要你的时候,你不能忘记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抱一抱他吧!”

梅润笙红着眼瞥了一眼那个襁褓中的婴儿,几日不见他脱胎换骨,成了个小仙童似的,长得愈发水灵可爱了,这模样中更多的像他的娘亲,恍惚间他伸过了手,把孩子抱在了怀里。

咕咕到他的怀中就不闹腾了,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望着他,小手拍打着他的脸,似乎想安慰他,梅润笙却愈发的想哭了,把脸埋在孩子的包被里。

“可怜的咕咕,刚出生娘亲就走了。以后爹爹会好好照顾你的,不会让你受一点委屈!”

七个日夜,香烛成灰。铜炉里的火焰由赤转青,映在他眼里一片死黑。

在封棺之前,梅润笙特地折了一枝桃花放了进去,桃花很美,香气也足,郡主一定会喜欢的。

在第七日未刻,圣旨至。

金吾卫列阵,刀枪映日,闪的灵堂白幡失色。

传旨的太监是姚总管新收的小徒弟莫公公,他的声音也是一样的尖利,“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梅氏润笙,妻为逆王余孽,本应同罪;念其妹梅三,侍奉东宫,婉娩有则,特免一死。待郡主入土为安之后,阖族三十七口,除籍没产,发配宁古塔,永不赦回,钦此。”

尾音落地,灵堂鸦雀无声。

梅润笙俯首,额头抵在冰冷的青砖,久久没有抬起。

梅夫人听到这个消息当即晕了过去,还有其他好几个同族都在哭天抢地,说自己何其无辜,直到传旨太监轻咳,他在慢慢抬起头,问道,“我的孩子还没有一岁,也要一起发配宁古塔吗?”

传旨太监轻轻颔首,“他乃是郡主后代,若不是念及稚子无辜,也是要被处死的,太子当时就在身边,替他求了情,这孩子不在流放之列,只不过不再承袭世子之位,你要留在身边,或是让其他人代为照顾,都随你的意。”

梅润笙了解,当时太子把其幼女接在梅府照顾,想来是承了此等恩情,才替他的孩子说话。

“微臣接旨,”他慢慢起身,双手举过头顶,心里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孩子年幼,不应承受父母带来的罪责,跟着他去宁古塔,想来也不会有大出息,不如找一个可靠之人,让其收留。

夜里,东宫的梅良娣悄然而至。

她卸去珠翠,只穿一件月白对襟,鬓边簪一朵小小白花。

她特意得了太子的首肯,才能出的东宫。兄妹俩再次见面,恍如隔世。

梅三伸手,想抚兄长的肩,却在半空中停住,惨白的灯下,梅润笙两鬓竟生零星的霜雪,像一夜之间枯槁的春树。

“兄长,”她哽咽道,“三娘无能……我去求了太子许久,却不能让梅家免受罪责。”

梅润笙摇头,并不怪她,他声音有些嘶哑,说道,“你在东宫也不容易,虽已诞下一女,却也没有长子来的重要,如今娘家失事,恐怕以后你在东宫的日子会越发不好过了,兄长应该对你说声抱歉。”

“保住我的孩子,已经是尽你最大的努力了,我对你别无要求,只盼望日后你自己要好好生活!”

梅三落泪,发出幽咽的低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