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第6章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第6章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新书推荐:采红、抢救大明朝、极品家丁、重生后渣夫变了、大宋的智慧、重生南非当警察、抚宋、表妹难为、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红楼春趣

“快撤!让炮团赶快把炮收拢拉回来!”

看到己方突前部署的炮兵阵地被敌人覆盖,德吉泽尔少将急得声嘶力竭连连下令,但一切都太迟了。

比军炮兵被炸得人仰马翻,一片血肉模糊,连收起火炮助锄都来不及,更别说把大炮拖回来了。

而具体负责这次进攻行动的比军第4师3团团长德约卡上校,此刻正亲自带着最后数百名手下,蹲守在被炸烂的火炮阵地附近、也就是镇子东北角的几片建筑废墟内。

他比上司德吉泽尔少将更近距离观察到了己方的惨状,自然也比少将更加焦急。

眼看己方炮兵人仰马翻,他也连忙调整部署,催督麾下士兵就地固守:“所有步兵就地死守、给炮兵争取时间撤退!”

一个个传令兵冒着敌人的扫射和弹片,在废墟之间穿梭,激励各级军官执行团长的命令。

比军步兵们倒也还剩点勇气,仗着已经占住了镇子一角的部分阵地,轻易不肯后撤。

但就在这时,德约卡上校隐约注意到,在暮色之中,这几条街道的南侧已经冒出了不少德军的身影,正在零散地朝着这边靠近,显然是敌人的步兵已经趁机发起了反冲锋。

“德军居然敢这么果决地反攻?都不打算跟前两拨一样先消耗一下我们么?”

德约卡见状,也被激发了血性,决定就地坚守反打一波,不管怎么说要狠狠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就算敌人擅长弹性防御,但弹性防御决不是这么玩的!德军太狂妄了!

他们都还没有把进攻方消耗到筋疲力竭、就敢贸然全面反攻,那就让他们知道机枪的厉害!

比军刚刚部署到这几条街道最北侧几座建筑物内的少数重机枪,立刻开始“哒哒哒”地喷吐火舌,封锁街道。

从街道南端往北冲锋的德军步兵,果然被暂时压制住了,开始各自找掩体、分散开来。

虽然黑暗中看不清到底杀伤了多少人,但至少极大迟滞了德军的反冲锋速度。

可惜好景不长,比军的重机枪才刚开火了没几分钟,只见对面某处房子的断墙内火光一闪,

一枚77毫米榴弹竟直挺挺地朝着其中一座藏了重机枪的废墟飞射过来,“轰”地一声把半堵墙都炸塌了,里面的比军重机枪也立刻被活埋。

德约卡满脸震惊之色,完全搞不懂发生了什么事情。

确实,他在几分钟之前就已经得知德军有火炮了,但火炮怎么可能出现在这种位置?

哪怕是速射炮,直瞄火力,不应该是出现在开阔布置的炮兵阵地里的么?

怎么连大炮都能部署到建筑物废墟里了?这个世界还存在可以灵活室内部署的大炮吗?

短短七八秒后,刚才闪烁着火光的位置又开了一炮,这一次,炮弹直接朝着德约卡的位置飞来——他临时驻守在镇子一角的一座教堂废墟里,传令兵跑进跑出,敌人暗藏的观察哨早就发现这里是个要紧的所在了。

德约卡上校就这样带着至死都没想明白的疑惑,直接被炸得四分五裂,去了另一个世界。

失去了指挥的第4师3团,也彻底陷入了混乱。那极少数直瞄的德军火炮,还躲在长街南侧的某些废墟里,跟点名一样每隔七八秒或者几十秒开一炮,总能捞到点什么。

而没有了比军重机枪的压制,德军步兵也终于敏捷而又松散地冲上来,战术队形保持得很好,避免被敌人的集中火力大量杀伤。

比军残余的进攻部队则因为士气崩溃彻底失控,连滚带爬逃出镇子,疯狂往回溃逃,被掩杀得极为惨烈。这个团之前就遭到了连续消耗,这下几乎是被打到全团团灭了。

“快,你们几个把马都牵过来,把炮车挂上!挑两门状态好的施耐德速射炮拉回去!不要留在这儿被不列颠尼亚的巡洋舰炸了!不用多运!我们没有多少炮弹!炮多了也不够打!倒是把阵地上所有能找到的75毫米炮弹全部带走!”

战场的另一边,德军骑兵连副连长巴拉克中尉高声呼喊着,指挥大量的挽马甚至战马来一起拉炮车,就这样把比军的两门还算完好的大炮直接拖走了。

他这也是在严格执行李斯特上校的命令。

在这一波反击战之前,上校早就分派好了任务:

第16团的炮连主力,负责反制敌人被骗后突前部署的炮兵阵地。但是抽出两门炮,单独部署在争夺街区的南侧废墟里,挑两个射界好的点位,用于直瞄火力、以便在反攻时拔除敌人火力点。

第16团4营的步兵,之前一直被当做预备队使用,现在也歇够了,就拉上来作为反击时的冲锋主力。

而师属侦查连的骑兵,则把马匹贡献出来,用于战后快速打扫战场、把敌人遗落的大炮缴获拉回去。

德比两军的大炮口径差两毫米,炮弹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上校知道,敌人的炮拉回来多了也没用,拉两门就够了。

反正敌人炮兵阵地上临时储备的弹药也就那么多,炮再多炮弹就不够分了。

巴拉克中尉从来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都不用他的士兵杀人,只要打扫战场直接拉走大炮和炮弹就行。

以后这种活儿越多越好!

“长官!我部完美完成任务!拉回来两门75毫米速射炮,还有三百发炮弹,还抓了二十几个炮兵俘虏。”

回到指挥所交任务时,巴拉克中尉一脸喜色,向上校如是汇报。

上校欣慰地点点头:“干得不错,不过刚才这一仗胜得如此彻底,鲁路修,你的点子也是功不可没——你怎么会想到临时把我军77毫米的防弹护盾暴力拆掉,然后把大炮藏进室内部署的?”

巴拉克中尉闻言再次看向鲁路修,但这一次他的眼神中就只剩下服气了。

原来,就在刚才这次敌人进攻之前,鲁路修军士长又向上校献策了一个小点子,当时巴拉克中尉也在一旁亲耳听到了。

德军的77毫米野战炮,原本是不具备室内部署能力的,因为这个时代所有的大炮,都有前部防弹护盾,尺寸很碍事。

77毫米炮连普通民房的双开式大门都推不进去,也就完全不考虑室内部署的问题了——除非是专业设计构筑的要塞炮台。

但就在刚才行动前,鲁路修听上校讨论“诱敌深入、反攻夺炮”的问题,他灵机一动,锦上添花地劝上校索性挑两门77毫米炮,把防弹护盾拆了,让炮整体的尺寸大大缩小,便于灵活部署。

现在这招果然奏效了,鲁路修自然也要趁机事后诸葛亮一下,卖弄自己的思考过程:

“其实我的想法很朴素,我当时想到:我军的77毫米炮明明空有一个比施耐德75毫米高得多的出膛初速,但两者最终射程却差不多,其实就是吃亏在77炮的最大仰角太小。

而最大仰角小了,炮身就可以做得低矮,防弹盾面积也可以相应低矮,这本来是我军的一个优势。但要怎么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呢?我就想不如彻底把防弹盾拆了,然后利用我们的炮架低矮的优势,直接推进塌了的建筑内部、见缝插针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