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东拼西凑,有啥用啥
新书推荐:采红、抢救大明朝、极品家丁、重生后渣夫变了、大宋的智慧、重生南非当警察、抚宋、表妹难为、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红楼春趣
向鲁普雷希特公爵汇报完组建突击队的事儿之后,第二天相关的手续就批复了下来。
鲁路修.亨特上尉,即日起调任第6集团军第12师直属突击营副营长,并兼任A连连长。
该连由第12师原侦查连改编而来,保留了几乎全部原班人马——嗯,确切地说是只保留了人,而裁掉了一半的马匹。因为原侦查连是骑兵连,调整兵种后就用不到那么多战马了。
1914年的德军编制,一个标准步兵连应该有240人,下辖4个60人的排,每个排又下辖15人的步兵班。
从连再往上,一个营应该是4连制960人,再加上军官和营部总数一千人出头。
一个团有4个营,步兵部队4000余人,加上炮连和其他辅助单位,大约4200~4300人。
而一个步兵师是4个步兵团加1个炮兵团,标配18000余人。当时的德军中并没有常设“旅”这一级编制。
鲁路修这次建议搞突击营,因为时间仓促,所以他也不想在编制上搞很多花活,免得战友们一时适应不过来。
所以每个连队依然是240人、4排4班架构。
不过考虑到鲁路修之前带领的侦查连就已经是加强连了,还融入了一个通讯排,总人数已经超过了240人。要构建突击队还需要补充进来一些专业人手,人数肯定会严重超标。
所以最后,鲁普雷希特司令和卡尔师长都大笔一挥,特批给他单独扩编。
未来的第12师突击营,总编1200人,相当于外面的5连制加强营。但实际上BCD连依然是240人4排制,A连特批为加强连,480人8排制,相当于两个连。
好在鲁路修那个连,本来就有两名上尉——之前骑兵侦查连的副连长巴拉克,在尼奥波特战役中火线立功升到了上尉,但被鲁路修空降卡了位,至今还只能当副连长。
现在他们连下属有8个排,正好让巴拉克上尉帮他实际管一半,这样巴拉克应该也不会觉得屈才了。
其他中尉、少尉军官,应该还要补充进来几个。鲁路修走之前听公爵的意思,似乎是允许他在第6集团军的近期归队伤兵里,挑选合适的年轻军官充任。
而且补充进来的士兵,也会以伤愈归队的精干老兵为主,以确保突击队的战斗素质。
鲁路修得到这个授权时,心中也是暗喜:他可是穿越者,熟知未来的战史。
地球上二十几年后、在二战时大杀四方的名将们,如今普遍也就二三十岁年纪,基本上也就在尉官级别。允许自己从负伤军官或者友军提拔一级挑人,岂不是正好可以捡漏人才?
只可惜,挑选范围只能是第6集团军的基层军官,所以都是巴里亚系的,挑不到其他邦籍贯的年轻人才。
不过这也够了,总比没得挑好。
而且挑军官的事情,不用太急,因为距离伊普尔战役开打,应该还有一段时间。很多之前开战之初受过伤的军官,现在也还在疗养。
倒是组织暴风突击队所需的武器军备事宜,要尽快部署起来。因为武器的改良和制造都需要时间,这可比挑人慢多了。
当过项目经理的人都知道,要把周期长的工作排在前面,这样才能确保最后结项时各条支线进度跑起来差不多。
所以仅仅在布兰肯贝尔赫简单收拾了一下,鲁路修就申请提前休假回后方,帮助公爵殿下处理要事。
因为战局本来就稳定下来了,第12师原本也能撤到后方略作休整,尤其是之前一直高强度激战的第16团,更是需要至少一个多月的轮休——
昨天布国皇家海军派战舰来炮击布兰肯贝尔赫城,结果还被岸防炮反杀了两艘后,吃了大亏的布军总算是老实了。连针对该城的地面进攻都几乎彻底停滞。第12师陆续撤出防区,也不会有问题。
鲁路修不过是有急事,所以比其他坐火车回后方休整的战友先走一步罢了。
……
11月8日清晨。
位于布兰肯贝尔赫东郊十几公里的泽布吕赫港。
第12师16团的大部分残余官兵,都已经徒步退到了这里。
他们会在这里稍微放放风,等明天一早就有驳船接他们前往更东边80公里外的大城市安特卫普,再从安特卫普坐军列回国。
对士兵们而言,眼前这一阶段的战役已经结束了,需要好好喘息一番。立了功的将士,也都得到了勋章和嘉奖,基本还算赏罚分明。
只有鲁路修事务太繁忙没空等船等火车,所以集团军司令部特地调了一架飞机来泽布吕赫港接他。
跟他关系还算不错的一众军官,都去野战机场送行。
“巴拉克上尉,我不在的这些日子,连队的日常管理就靠你了。施魏因施泰格排长,克洛泽军士长,你们也保重。过阵子我们纽伦堡或者慕尼黑见,到时候再电报联系。”
“长官您也保重,您真是太辛苦了,刚休假就要坐飞机调去后方办事,我一回到巴里亚就去找您。”铁杆心腹克洛泽跟他狠狠地握手拥抱了一番,这才目送他上飞机。
而负责开飞机送他的,居然还是十几天前那位马克.殷麦曼上尉。或许是最近战事暂时告一段落,双方的攻防烈度都降下来了,航空侦查的压力也没那么大了吧。
殷麦曼坐在驾驶舱里,叼着烟斗,扭头看到鲁路修翻身爬上飞机时,肩膀上闪耀着的上尉肩章,也是颇有几分羡慕。
“你果然前途不得了,这才十天没见,中尉又变上尉了。公爵殿下得多赏识你,还专门让我开飞机送你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