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歼灭骑兵师,攻克巴约勒
新书推荐:采红、抢救大明朝、极品家丁、重生后渣夫变了、大宋的智慧、重生南非当警察、抚宋、表妹难为、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红楼春趣
12月21日,凌晨四点半。
巴约勒镇西北方、距离镇子大约3公里的位置。
布国第1骑兵军军长、艾德蒙.艾伦比中将(下图),正亲自带着他麾下的第2骑兵师、第3骑兵师,刚刚赶到战场。
原本巴约勒镇这边出事儿了,是应该让离得更近的斯滕福德守军,也就是加1师、加2师来增援的。
但谁让坎拿大人反应迟钝,管理混乱,原先没打过仗。仓促之间,远征军总司令弗伦奇元帅,只好把这个紧急任务交给了骑兵部队。
于是艾伦比中将只好连夜赶了30多公里路来到这里,先从波珀灵厄绕路到斯滕福德,再由斯滕福德南下来到这里。
“听说敌人只有一些小规模的渗透袭击部队?这种偷偷摸摸窜来窜去的老鼠,倒确实适合我们骑兵来抓。”
艾伦比中将先在望远镜里看了一下火势未熄的斯滕福德-巴约勒段铁路被炸现场,看到好几节火车车厢还在熊熊燃烧,他知道敌人肯定还在附近,不可能撤远的。
他立刻派出了几个骑兵连撒网搜索、火力侦察,争取尽快摸清敌人布防位置。
手下的骑兵军官们也都很勇敢,坚决地执行了这条命令。
似乎是为了印证艾伦比中将的猜测,骑兵连刚往西南方撒出去没多久,就传来了爆豆一般的枪声。
艾伦比中将眉头一皱,一边再次举起望远镜亲自观察,一边在心中盘算:
“看起来敌人确实不多,这个火力密度,也就几百人的样子,应该不会超过千人。
就这样一支渗透骚扰部队,都会让巴约勒守军不敢出来反击,普特尼那家伙是老糊涂了么!”
艾伦比在心中腹诽了一下老同事普特尼、也就是步兵第3军的军长。
他又哪里知道,普特尼这一晚上并不是没有反攻,只是之前的反攻主要是朝着德军主力的方向攻的,而且都被击退了。
而对于眼前这支渗透到最后方的敌人,普特尼手下的部队也都是步兵,黑夜中哪敢撒网追击?就算遇到了,也没法呼叫友军快速合围,岂不是白白送菜么?
既然知道敌人那么精锐,普特尼肯定要把这种围歼任务让给骑兵友军了。
艾伦比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立刻下令:“高夫少将,你立刻带着第2师迂回包抄。听说这支敌人有一定的自动火力,但射程似乎不远。
骑兵进攻密集火力的敌军阵地会比较吃亏,所以我们要尽量分散队形、从多个方向包抄合击!好在敌人数量不多,到时候肯定会顾此失彼,我们一起上绝对可以全歼这支敌军精锐!”
骑2师师长舒伯特.高夫少将并不敢托大,但还是执行了军长的命令,分出麾下一个骑兵旅大范围迂回,他自己则带着另一个旅作为预备队,同样往西转移。
军长说“敌人的自动枪械射程似乎不远”,这应该是从总司令那里听来的情报,是守卫巴约勒的第3军上报的。对于这种转了好几手的消息,舒伯特肯定不能直接全信,还要亲自验证一下。
1914年的布军骑兵部队,每1个骑兵师下辖2个旅,旅下辖3个团、团下辖3个连(步、炮兵才有营,骑兵没有营,团下面直接到连)
每个师9000多人,其中1200人的炮兵、分成两个炮营、每营24门便于机动的轻型野战炮,共48门——不过实战中,如果是长途机动作战,野战炮的机动速度肯定还是比骑兵慢,进入战场后还要花时间部署阵地。所以在打得急的时候,炮兵往往赶不上第一轮战斗。
另外,全师还有600人的通讯、工兵、后勤等辅助士兵。
最后剩下的7200人都是骑兵,所以一个旅是3600骑,团1200骑,连400骑。
舒伯特师长分出一个旅试探性迂回、接近后,很快跟鲁路修所在的营交上火了。
一番亲自验证后,布军骑兵虽然也付出了百十骑毙命的代价,但也大致摸清了敌人的阵地分布。更关键的是,手下人真的确认了一个重要情报:
“师长,敌人应该确实是装备了那种新式的、可以连续射击手枪弹的小型自动武器!也就是第3军上报的‘冲锋枪’!我们的战士试探进攻不利后,只要退到两百米外,就绝对没事了,不过还是要小心敌人的步枪。”
舒伯特彻底松了口气:“原来这种枪果然只有不到200米的射程!那就没事了,他们人少,过会儿我们四面八方一起涌上去,绝对可以灭掉这些所谓的德军精锐!
再给你们半个小时迂回到位,现在进攻还有点早,但也别拖到完全天亮,天亮后敌人的视野也变好了。”
完全天黑的情况下,骑兵大规模密集冲锋容易撞到自己人,容易发生混战误伤。但完全天亮也不行,所以就五点多刚蒙蒙亮的时候最好。
一切就这么定了。
……
“为什么不让MG15轻机枪组开火?连长,敌人都冲上来了!”
擅长指挥机枪的迪特尔少尉,在看到敌人几次试探性接触被击退后,急得不行,很想立刻表现自己,于是屡屡向鲁路修请求。
但鲁路修的军纪非常严明,说要保持机枪火力静默就必须静默,不许提前暴露。
“迪特尔!沉住气!我们昨天的持续进攻节奏非常快,机枪组们其实没捞到多少表现机会!倒是冲锋枪组大放异彩、吸引了敌人的恐惧。
现在敌人敢用骑兵军反攻我们,说明他们根本没料到我们这种快速机动渗透部队,也会成建制装备机枪!一定要沉住气,勾引敌人全力冲上来!只要不是整师、整旅地往上冲,就不能暴露机枪!”
于是德军突击营各部就继续隐忍,伪装过的火力点也都非常沉得住气。隆美尔、李斯特等连长也都跟鲁路修一样严格地约束部下。
布军骑兵的进攻准备越来越充分、包围圈也越拉越严密,渐渐地,还有少数布军骑兵的13磅轻型野战炮已然赶到战场、完成部署,并且开始对德军突击营炮击!
也幸亏这种炮击的火力密度并不大,骑兵用的13磅炮折算过来大约是70毫米口径,一夜急行军能赶到战场的也没几门。
鲁路修这边,阵地构筑得很严密,人员分布又松散,躲在壕沟里还不至于被70毫米小炮严重威胁。
这种面对炮击继续只能用冲锋枪乃至掷弹筒反击的“怂样”,愈发助长了布军骑兵的骄纵。
“全军冲锋!放信号弹!”
终于,布军骑兵也被德军偶尔的掷弹筒抛射抽杀搞得沉不住气了,眼看东边亮起了晨曦的第一缕微光,艾比伦中将和舒伯特少将先后下达了总攻命令。
数以千计的布军骑兵,开始朝着看似弱小的德军突击营冲锋!
地球历史上,伊普尔战役中那次造成布军第2骑兵师减员过半、以至于被搬上大荧幕《战马》的经典场面,
没想到却阴差阳错地换了个地点,在这片巴约勒镇北部的小树林和原野间上演了!
“终于中计了!所有MG15轻机枪组,全部开火!自由射击!”
鲁路修在敌军少量70毫米炮的炮击下憋了那么久,差点都觉得自己内脏被微微震伤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等到敌人中计了!
他大声喝令,吐尽胸中浊气,随后也抄起冲锋枪,不敢冒头离开堑壕,只是举枪过顶、以后世黑叔叔信仰射击的姿势,对着壕沟外的敌人“哒哒哒”泼洒着9毫米手枪弹。
每个连16挺之多的MG15轻机枪,全营理论上有60几挺。凡是幸存下来的机枪组,全部对着敌军骑兵疯狂泼洒弹雨。
原本因为缺乏水冷散热套、而无法持续射击的轻机枪,
也因为12月底的寒冷作战环境、下过雪的天气,变得完全不用担心火力持续性的问题!
没有水冷,咱有雪冷!直接铲雪把枪管埋起来射!
“哒哒哒!咔咔咔!”疾风骤雨一般的金属风暴,如怒浪狂涛朝着轻骑兵席卷而去。
无数骑兵连惨叫声都没来得及发出,就被钻出无数个血洞,瞬间倒毙坠马。
而他们的战马,也被大量扫射击杀,伤亡率一点都不比马背上的人低。
惨嗥嘶鸣之声,一时间响彻整片原野。
鲁路修所在的这个营,原本选择的阵地就稍稍带了点弧形,还依托了两片小树林。
这样的地形,也导致敌人进攻时,有一部分部队会自然而然钻进弧形的凹面,就像是钻进了一个天然的口袋。
布军骑兵当中,扮演了这个钻口袋角色的,正是舒伯特少将的骑2师的一个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