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第54章 掐断布军的大动脉

第54章 掐断布军的大动脉

新书推荐:采红、抢救大明朝、极品家丁、重生后渣夫变了、大宋的智慧、重生南非当警察、抚宋、表妹难为、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红楼春趣

1914年,12月24日,夜7时半。

前两天刚有所停息的白雪,从今天午后开始,又渐渐开始落下,逐渐变大,风雪声掩盖了周遭的大部分动静,让天地重归白茫茫一片。

“要不是穿越到了战争年代,搁前世平安夜遇到这么好的天气,老子非整点儿白学艳遇不成……”

鲁路修看着皮手套上久久不化的落雪,一想到穿越后第一个平安夜要在堑壕里渡过,内心还是忍不住火气很大,今晚非得多杀几个阿三泄泄怒气。

这些皮手套,还是他在慕尼黑的时候,找了一家做军服的公司,跟迷彩服、劳保靴一起订的货——首批MP15冲锋枪的枪机重量还没调好,宁轻勿重。后膛退壳时漏火漏烟很严重,不戴手套会烫伤手。

这些手套的做功很精良,选料也很好,皮革轻薄有弹性,以免戴上后手指太粗伸不进扳机孔。但平时士兵们多少还是有些抱怨,总觉得不如不戴更趁手。

但今天突然下大雪又急降温,戴了皮手套的士兵优势立刻就凸显了出来。

这些冲锋枪手人人士气高涨,临战前又喝了一两威士忌,来了一根雪茄,只等上面一声令下就发起冲锋。

而对面的敌军堑壕里,不知有多少南亚热带地区来的士兵,正被冻得瑟缩发抖。

哪怕军需官有发棉袄,他们也扛不住这样严寒的气候。加上所有南亚士兵都没有手套,一些人甚至出现了冻掉手指头的情况——有些南亚士兵在严寒中,一直把手指搭在钢铁材质的步枪扳机上。

放久了之后再想拿下来,一用力至少撕脱一层皮肉,运气不好的还会直接掉一截指关节。就跟冬天的东北拿舌头舔铁栏杆一样的下场。

这样的例子多了之后,士兵们哪里还敢握着枪巡逻、戒备,一个个都是把枪丢在墙角,双手缩在袖子里。

加上坎拿大士兵和南亚士兵彼此不对付,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一个要让对方多干活,一个觉得对方欺负自己。布国殖民军整体的士气低落、管理混乱,也就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

坎拿大人全部躲在斯滕福德城区里取暖、过节、吃平安夜大餐。而城市外围的原野防线,就全交给了南亚士兵巡防。

下午五点到五点半时,德军猛烈炮击火力准备了半小时,但炮击完后照例没有地面进攻,守军也就认为这只是撑场面的例行炮击。

连防线上被轰烂的防御设施都没人去修复,大家都觉得反正修了过4个小时还会被轰烂,不如等明天天亮再说,反正敌人也不会真打过来的。

……

“七点半了,按计划执行渗透指令!”

时间一到,博克少校和伦德施泰特少校立刻下令,各突击营都分出两个连队,以排为单位分散,小股向前渗透。

德军选择的突击点位,也不是正对着斯滕福德城的,而是照例从城市的西侧郊外绕过去,试图绕个半圈,把斯滕福德和后方的铁路线切断,并不指望直接摸黑攻城。

没有炮击火力准备,就是这么摸黑上去。

鲁路修的连也在首波进攻序列中,由莫德尔排长担任尖刀,带着两个排冲锋。

迪特尔排长带着另外两个排,以轻机枪为主,在第二线接应。

鲁路修则与施魏因施泰格一起守着无线电台,身边还集结了十几个掷弹筒小组,随时可以为最前面的战友提供火力掩护。

前几天的巴约勒之战打完后,大家也都公认了:鲁路修长官对于指挥炮兵和掷弹筒兵非常有天赋。人家是建筑系毕业的,数学尤其是几何学得非常好,物理也不差。

倒不是说他的观瞄有多精准,而是他总是能尽量利用各种临时出现的天时地利条件、因地制宜制造优势。

今天下午,鲁路修看到天气突然变冷,又灵机一动搞了些小动作——他让人弄来热水,泼在某几段预选为掷弹筒阵地的前沿堑壕内,把地上的积雪稍稍融化开。

但随后的新雪和严寒,会很快重新冻结出自流平的冰面,用来作为部署掷弹筒组的仰角水平参照面,简直再完美不过了。

且不说这个举动有几分实战效果。

单说他的举动引起的士兵好奇、然后又口耳相传诉说这一招的妙处,就让士兵们感受到了额外的信心:“跟着这么聪明的长官,肯定能打赢那些愚蠢的敌人”!

莫德尔少尉带着一群群冲锋枪手化整为零、在雪地中伏低身子摸索前进。路上遇到的好几道铁丝网,都在中午和下午的反复炮击中,被炸烂了不少缺口,铁丝网上可能存在的诡雷,更是完全被提前炮击彻底清除干净了。

铁丝网是很难炸断的,因为受力面积很小。但凡守军修复得积极一些,被轰烂后立刻重新拉几段补防,也能轻易堵上漏洞。

但谁让他们觉得平安夜不会遇袭,懒得修那么勤快呢。

莫德尔只是稍微用铁丝钳剪剪开几处不得不剪的口子,竟然就摸过了对峙区,有惊无险地摸到了对面的第一线堑壕里。

“什么人?这么冷的天瞎搞什……呃啊——”

几个操着带咖喱味口音的哨兵听到动静后,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双手甚至还笼在袖子里,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在那儿探头探脑,甚至连李恩菲尔德步枪都还搁在旁边堑壕壁上。

这几个巡夜哨兵立刻被工兵铲开了瓢,热乎乎的脑浆子溅了一地。那惨叫都没来得及喊完便戛然而止,声音被风雪掩盖,竟没能惊起多少袍泽的警觉。

莫德尔少尉甚至都亲自一手拿着工兵铲,一手拿着一把C96毛瑟手枪,用铲子劈死了四个拉合尔师的敌兵。

他本意是一旦失手就用手枪补强,谁知竟砍到第五个,才出现一铲没拍死的情况,不得不执行备用计划。

随着零散地“啪啪”脆响,拉合尔第7师的阵地上终于渐渐热闹起来,德军的渗透突击已经被发现。

但当南亚士兵试图把敌人从堑壕里赶出去时,他们才发现面前的敌人竟是如此强大、有纪律、悍不畏死、而且装备精良。

“哒哒哒~”的冲锋枪扫射声很快响彻了临近的几条堑壕,绵延一两公里,至少十几处突破点出现了险情。

“敌袭!敌袭!快组织反击!”

“怎么会有敌袭?我们连炮击都没听到!”

“敌人在哪里?”

无数南亚士兵和少量布列颠尼亚监督部队,赶紧涌向出了事的防线。一群群士兵慌乱中摸黑寻找被丢在堑壕角落里的步枪,甚至还发生了互相践踏。

侥幸拿起了步枪的士兵,有一些因为过于焦急、动作过猛,一擦枪就黏脱了一层皮肉!

这些枪都是在冰天雪地里放了很久的,早就彻底冰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