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新书推荐:采红、抢救大明朝、极品家丁、重生后渣夫变了、大宋的智慧、重生南非当警察、抚宋、表妹难为、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红楼春趣
同样是圣诞节当天,伊普尔城内的布列颠尼亚人在想尽办法重整信心,
突出部包围圈外的德玛尼亚军,则处处透出刚刚获胜之后的骄狂。
败而不馁,是一种很稀缺的品质。突出部内的布列颠尼亚人里,最败而不馁的,应该就是道格拉斯.黑格中将了。
胜而不骄,是一种更稀缺的品质。突出部外的德玛尼亚人里,最胜而不骄的,则应该数鲁路修.亨特上尉了。
“总算切断了布列颠尼亚人的铁路大动脉!这下伊普尔突出部里的敌人肯定坐不住了,弗伦奇那老东西现在肯定在想着怎么突围!”
鲁路修的直属顶头上司、师长卡尔少将,在圣诞节当晚就忍不住开了香槟,还请心腹部下们一起在师部庆祝。甚至连集团军司令鲁普雷希特公爵,都亲自来到前线视察,跟将士们同乐。
因为平安夜打了胜仗,圣诞节当天部队也没什么作战行动,白天所有士兵都得到了休息,军需后勤部门也额外给所有人再次配发了巧克力和烟酒,甚至还安排了难得的烤肉大餐。
鲁路修不想扫大家的兴,当天的午宴小聚上也就没有说什么提醒的话。
不过鲁普雷希特公爵和卡尔少将兄弟俩,也知道鲁路修是此战胜利的功臣之一,午宴上还是逮着他一起碰杯庆祝了一下。
多日没见的公爵,发现他兴致不是很高,还善意垂询:“怎么?打了胜仗还不高兴?敌人的补给线已经被我们切断了!”
鲁路修本来不想提的,但对方都问了,他也不吝压低声音稍微说两句:“我觉得这场战役才打了不到一半。切断补给线固然非常重要,能让敌人从此不断失血。
但伊普尔高地各处,都囤满了军需物资。而我军自己对新占领区的补给卡点也还没有解决,阿尔芒蒂耶尔至斯滕福德的铁路,如今是处在双方都用不了的状态下。
现在问题还不明显,不过是因为之前布第3军太懦弱,慌忙逃离巴约勒时把自己的补给物资仓库留给了我们。但‘因粮于敌’是可一不可再的。下次敌人再失守某处据点时,肯定会用焦土策略、一根木柴都不留给我们。”
鲁路修洋洋洒洒把目前的主要问题梳理了一遍。
如果布军的黑格中将能开天眼看到这幅场景的话,他肯定会产生一种“所见略同”的既视感。
两人的判断竟能如此相似。
而鲁普雷希特公爵、卡尔少将闻言,也对鲁路修的“胜不骄败不馁”气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个年轻人,居然不骄狂,这实在是太难得了,偏偏他还如此冷静,洞若观火。
他们也都是懂行的,之前不过是被一时的胜利冲得有些微微飘了。
鲁路修冷静点破之后,他们立刻就以专业的眼光判断出,这些问题确实存在。
想明白之后,公爵自言自语地探讨道:“没错……之前的两场胜利,都是占了突出奇兵的优势。但打仗终究还是要硬碰硬的,有些问题回避不过去。下一步,集团军上下都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争取短期内解决两个点:
首先要强攻下斯滕福德城,打通铁路。其次,要把铁路北侧高地的凯默尔山拿下!至少拿下主峰155高地!那地方距离铁路才7~8公里,架在山顶的重炮太容易封锁铁路了。”
公爵已经彻底看明白了形势,要想歼灭敌人,彻底赢得全胜,可以拆分成三步走:
第一步,掐住敌人的脖子,这一步已经做到了。
第二步,打断敌人掐住自己脖子的手,这是马上要做的。
第三步,静静等敌人断气,或是在持续掐住敌人脖子的情况下,诱导敌人多挣扎、多消耗氧气,加速断气的进程。
当然,敌人肯定不会真的活活憋死到最后一刻,在敌人意识到自己要气绝身亡前,肯定会想办法突围,或者自救。但到时候至少可以让敌人构筑的高地筑垒地带变成废物,然后帝国就可以在运动战中歼灭试图突围的敌人。
一个宏大的目标,就被这么梳理拆解成了三个小目标。
把问题讨论明白后,公爵便正式下令:“今天是圣诞节,就算了吧,让部队过个完整的好节。明天开始执行第二步的那两个小目标,这种攻坚硬仗,没法投机取巧,突击营也做不了什么,还是靠堆兵力用主力部队来完成。
鲁路修,你之前不是和卡尔说,要去后方联络克虏伯、谈列车炮的事情么,我可以批你一周的假。不过,在斯滕福德城正式被攻破、凯默尔山主峰155高地被拿下之前,我希望你及时回来,参加后续的战斗。”
公爵很清楚,突击营是他手头目前最值钱的宝贝。但这玩意儿是用来寻找敌人弱点、然后迂回包抄穿插用的,并不是正面攻坚用的。
打城市巷战也好,正面强攻高地也好,决不能用这种值钱的特战精锐去当炮灰浪费。
鲁路修只是默默地敬了个礼,先接受了这个命令,但他也同时意识到,公爵似乎把斯滕福德城和凯默尔山的攻坚战想简单了。
之前两场穿插战的顺利,拉高了他们的预期,他们真觉得一周时间,就能拿下一座城镇和伊普尔高地南侧最重要的山峰了么?
鲁路修不想直接反驳顶头上司,以免打击到士气、动摇军心,但他也不能不提醒这里面可能存在的风险。
思前想后,鲁路修最终委婉地说:“那我就预祝参与攻坚的部队,一周内能完成这两个小目标了,不过,我还是觉得,别低估布列颠尼亚人死守到底的决心。
我其实还有一些关于山地攻坚和城市攻坚的想法,如果殿下您有兴趣,也愿意掏预算的话……”
公爵对于鲁路修的眼光已经是无比信任了,当即就表态:“你尽管说,钱和资源都不是问题,只要办法管用。”
鲁路修:“我觉得,后续如果要面对城市巷战的场景,或许可以考虑给部分士兵装备霰弹枪,以应对室内近距离作战,另外,长柄的木柄手榴弹,也不太适合狭窄空间内的战斗。
之前因为时间太仓促,我只改良了掷弹筒用的长柄手榴弹,以后说不定可以模仿布军的菠萝雷,我军也生产这种防御用或是室内用的手雷,更轻便,装药比例和破片也更多,只是投掷距离近。
另外一些想法,目前还不是很清晰,后续如果实战中遇到问题,可以再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鲁普雷希特公爵只是稍微想了几秒钟,便接受了这两条建议:“很好,霰弹枪确实适合这种环境,今天就问后方紧急调拨一批,菠萝雷的事儿,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这次斯滕福德的攻坚战斗是赶不上了,将来如果要攻打伊普尔城或是敦刻尔克,或许还赶得上。
这样吧,听说上次你靠着自己的点子,伯格曼公司给了你价值五万马克的研发公司股权。咱也不能吝啬,这次回去,给你五十万马克的活动经费,你先去克虏伯,把列车炮订货和技术需求接洽的事儿搞明白,剩下的就按你自己的构想安排,有什么军工整改方面的小想法就去做吧,最终实施前记得上报备案就行。”
这已经是非常充分的信任和授权了,算得上“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