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第71章 重返前线,强攻敦刻尔克

第71章 重返前线,强攻敦刻尔克

新书推荐:采红、抢救大明朝、极品家丁、重生后渣夫变了、大宋的智慧、重生南非当警察、抚宋、表妹难为、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红楼春趣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希佩尔那边联络施佩伯爵、运作第2战列舰分队辗转前来比利金海域的同时。

鲁路修也返回了敦刻尔克前线,将自己这大半个月的准备工作,全部和鲁普雷希特公爵汇报了一番。

公爵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让他安心准备战斗,还说友军这阵子已经在攻城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只差最后临门一脚了。

鲁路修便回到自己的部队,摸底了一下空降兵的训练工作,进行最终的战前微调和磨合。

同时,他也需要同步一下信息,了解清楚自己不在的这半个多月里,友军打得如何、前线敌情和敌我实力对比有什么变化。

……

视角且拉到敦刻尔克攻城战场,时间线也稍稍回溯半个月。

从2月初开始,德玛尼亚军就在逐步剥蚀敦刻尔克港的外围防区了。当时德军前锋距离市区还有20多公里。

敦刻尔克城内,最开始有布国远征军第3军防守,这个军是之前德第6集“西钳”推进中第一个被打残的,所以拉到了后方的敦刻尔克换防。

除了第3军以外,之前被打残的布国骑兵军和加2师也放在了这片防区。

不过后来随着不断消耗,第3军都快打没了,加上他们的军长都被押上了军事法庭,部队士气实在低落,布国陆军部终于做了一个决定:

自2月3日开始,把布第3军和骑兵军被打残的第2骑兵师撤回国内,重新整编补充人员。

从前线撤出了一个军和一个师,自然要补充回去相应的部队。

所以布国陆军部把正在训练中的、刚组建没多久的布第4军调去前线——这个军历史上并没有被投入到伊普尔战役,而是一个迫于形势临时拼凑出来的新军。由布第29师和新拉来的澳新军团2万名新兵构成。

除了新组建的第4军,布国陆军部还拉了南亚来的印地殖民军第13师“孟买师”,大约1万2千人,也投入到了敦刻尔克。

换言之,从2月初开始,敦刻尔克的守军已经换了一批了,之前打残撑不住的部队都回去了,换上本国新兵1万8+南亚新兵1万2+澳新军团第二期2万,一共5万人。还有一直留在那儿的加1师残部数千人。

而这5万新兵,历史上本该在今年的4~5月份,作为加里波利战役的首批登陆部队,被海军大臣沃顿派往达达尼尔海峡跟奥斯曼人作战用的。

很显然,因为伊普尔战役这边越来越大的压力,双方绞肉的升级,布国只能把用于后续战役的5万人都拉上来填线了。

2月6日,换防完毕时,大敦刻尔克地区(即含敦刻尔克郊县,以及法比界河对岸的德潘讷)的驻军一共有近6万人。

而随着这五万多人的增兵,加上之前的历次增兵,整个伊普尔战役期间布国参战的总兵力,已经从战役开始时的19万人,增加到了25万人——当然,在2月6日这天,还活下来并留在战区的士兵,只剩下了18万。

也就是说从12月20日伊普尔战役开打,到2月6号,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有7万布军及其殖民军已经阵亡、伤重而亡、或是作为伤兵被撤回国内。

这个数字里,还没有计算协助作战的法军的损失。

而到了2月15日,也就是鲁路修从后方回来、重新和前线训练中的伞兵部队会合、磨合的时候。包围圈内的布军总人数,又进一步下降到了大约16万人。也就是在刚刚过去的10十天里,布军又新增了2万伤亡,累计总损失达到了9万人。

德军的损失当然也不小,这种攻坚拉锯战环节,哪怕德军更精锐,但因为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招数可用,进攻方肯定是明显吃亏的。

最后10天的攻坚,德军伤亡也接近了2万人,而之前各个环节的总伤亡差不多也在2万多一点。

总的算下来,截止到目前为止,德布双方在伊普尔战役中的损失,是4万比9万。

考虑到一战的交战形态,而且德军是进攻方,这样的交换比其实已经打得很好了。真正要拉开双方的损失差距、关键还是看最后能不能把饺子吃完。

只要把饺子吃了,双方的最终损失可能就是5万对20多万,四到五倍的交换比。

算上法军的损失,总交换比有可能达到6倍以上,堪称世界大战开战以来打得相当漂亮的战役之一。

也就东线兴登伯格元帅的坦能堡大捷+马祖里湖战役的交换比能比这个更夸张——但兴登伯格打的可是鱼腩炮灰的露沙军队,西线打的是布法联军,敌人的精锐程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对敌军人员的杀伤、消耗还不是最关键的,鲁路修抵达战场前的最后十天里,德军更主要的进展在于对布军防线的突破。

十天里,德军平均推进了十公里左右,敦刻尔克城西方向,推进到距离海岸线只剩最后五六公里了。哪怕是城东、靠近港区的地方,最远也不到十公里。

大敦刻尔克地区的布军人数,也从十天前的五万多人,锐减到了三万七八千人,十天里伤亡了一万多,双方都卯足了劲打得极为血腥。

而德军之所以能在如此坚城面前,依然取得稳扎稳打的推进,主要得感谢攻城重炮。

2月5日开始,280毫米的列车炮就已经普遍投入了攻坚,一开始集中了五六门,2月10日以后,增加到了十门。最近两个月,克虏伯公司把大量的产能,都投注到了列车炮项目上,甚至连大口径舰炮的生产都暂时停滞了,把原本的半成品舰炮管大量改装成列车炮。

380毫米的巴里亚级战列舰主炮改的“大马克型”列车炮,倒是始终保持低调没有露面。因为280毫米的列车炮已经足够攻城了,暴露少数380炮,反而可能引起敌人的警觉,不利于后续作战。

殷麦曼少校带领的德军侦察机航空队,也在制空作战中大量压制布军侦察机,累计击落了敌人几十架飞机。因为空中侦查的优势,德军列车炮可以得到空中报点校射的加成,对敦刻尔克城南的布军坚固堡垒火力点形成毁灭性打击。

后来,随着制空侦查绝对优势的建立,德军甚至把去年8月份列日要塞战役时用过的4门“大贝莎”420毫米攻城臼炮,也用火车拉到了敦刻尔克前线,跟着280列车炮一起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