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徐福遗泽?
咸腥的海风带着雨后特有的清新,吹拂着琉球那处避风小海湾。简陋的棚屋区临时搭建起来,唐军士兵持械巡逻,警惕地注视着那些沉默围观的岛民。圣武上皇和病情稍缓的光明子被安置在最大的一间棚屋内,依旧惊魂未定。而海湾另一侧,冯崇临时征用的最大一间草棚里,气氛却凝重得如同山雨欲来。
棚屋中央,篝火噼啪作响,跳动的火光映照着几张神色各异的脸。冯崇端坐主位,面色沉肃。他面前粗糙的木桌上,端端正正摆放着那块刻有古体“秦”字的黑色木牍。木牍边缘光滑,显然经过漫长岁月的海水冲刷和人的摩挲,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古朴与神秘。
在冯崇对面,坐着那位脸上涂着赭红油彩的魁梧岛民首领,他自称“阿图”。此刻他神情庄重,双手比划着,用一种音节奇特、语调起伏如同海浪拍岸的语言,辅以生动的肢体动作,向旁边一位精通多种夷语、眉头紧锁的老通译急切地诉说着。
老通译凝神细听,不时打断询问几个词,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过了许久,他才长长吁出一口气,转向冯崇,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将军……这……这太匪夷所思了!阿图首领说,他们世代居住于此,自称为‘海人’。他们尊奉一块古老相传的‘祖木’,其上刻着先祖之号——‘秦’!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比高山上的老树还要古老的年代,大海的东方驶来了巨大的楼船,比我们最大的船还要大十倍!船上有穿着奇异华丽服饰的‘天朝贵人’,带着很多很多穿着同样衣服的人,还有会种五谷、会造房屋、会治病的‘贤人’。这些‘天朝贵人’的首领,就叫‘徐福’!”
“徐福”二字如同惊雷,在冯崇和他身边几个亲信校尉耳边炸响!棚内瞬间死寂,只剩下篝火燃烧的噼啪声和海浪的哗哗声。
老通译舔了舔干涩的嘴唇,继续转述,声音越来越激动:“阿图说,徐福带着他的人登上了这座大岛,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草和仙山。他们停留了很久,教会了岛民的祖先耕种、织布、识别草药,甚至……还有冶炼青铜和刻写符号的方法!后来,徐福带着一部分人再次扬帆向东,去寻找真正的仙山,再也没有回来。而留下的人,一部分融入了岛民,另一部分则乘船向南,去寻找更温暖的岛屿……他们,就是这些‘海人’的直系祖先!这块‘祖木’,是当年徐福留下的信物之一,刻有他们故国的名号,象征着他们来自‘天朝上邦’!”
冯崇的呼吸不由自主地粗重起来。他猛地站起身,走到木桌前,手指近乎颤抖地抚过木牍上那个古朴的“秦”字刻痕。史书上语焉不详的记载,民间流传千年的传说,此刻竟以一种近乎荒诞却又无比真实的方式,呈现在这远离中土的蛮荒海岛上!徐福东渡,竟真的留下了遗民?这些皮肤黝黑、持着骨矛石斧的岛民,体内竟可能流淌着与中原同源的血脉?
“他……他们还说了什么?关于徐福,关于那些离开的人?”冯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老通译连忙询问阿图。阿图首领神情变得更加肃穆,甚至带着一丝神圣的意味,他指向东方浩瀚的海洋,又指了指南方,语速加快。老通译仔细聆听,脸上惊疑不定:“阿图说,徐福离开时,留下预言:终有一日,会有来自西方故土、乘坐巨大‘神船’、带着‘秦’字印记的人重返这里!那将是‘天朝’重临,是‘海人’回归祖地怀抱的时刻!他们……他们看到将军您的巨舰和旗帜,尤其是船上那巨大的‘唐’字旗,就认为是预言应验了!所以才会……才会捧出‘祖木’相迎!” 阿图说着,竟对着冯崇和桌上的木牍,虔诚地伏身下拜!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到了圣武上皇和光明子耳中。当老通译将“徐福”、“天朝遗民”、“预言应验”这些词磕磕绊绊地翻译给圣武时,这位落魄的上皇如遭雷击,本就蜡黄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身体晃了晃,若非侍从搀扶,几乎栽倒。
“徐福……徐福大人……竟……竟是真的?”圣武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眼中充满了极致的惊骇和一种信仰崩塌般的茫然。倭国皇室自诩为“天照大神”后裔,但贵族阶层中一直隐秘流传着关于“渡来人”尤其是“秦人”带来先进文明的传说。徐福,更是被神化为带来农耕、医药、冶炼等神术的“先贤”。如今,这传说不仅被证实,其留下的遗民竟奉大唐为“天朝故土”?这对圣武精神世界的冲击,远比朱雀门前的尸山血海更加彻底!他赖以维系最后一点尊严的“神国”根基,在这一刻,被无情地动摇了。
更诡异的是,原本高烧不退、气息奄奄的光明子皇后,在听闻这个惊天消息后,滚烫的体温竟在几个时辰内诡异地开始下降,虽然依旧虚弱,但昏沉的眼神却恢复了一丝清明,甚至能勉强喝下几口米汤。仿佛这颠覆性的冲击,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暂时激活了她求生的意志。神秘的岛屿,古老的遗民,颠覆的传说,病情的转机……这一切是福是祸?冯崇望着东方迷雾笼罩的海域和那些虔诚跪拜的“海人”,心中警铃大作。这枚意外发现的“东海遗珠”,其价值与潜在的风险,恐怕远超想象!必须立刻密报长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